A1:
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案內並「無」拆除垂楊大橋之計畫,垂楊大橋自設計階段即預留日後鐵路高架所需之空間,103年完工通車後,功能上不僅跨越鐵道,並跨越康樂街、平等街、番仔溝公園、博愛路、信義路、友忠路等多段路口、道路及公園,功能屬於穿越多重障礙之快速道路,逕自拆除後改為平面穿越時將產生多處橫交道路問題,故仍得留垂楊大橋,無浪費公帑,且可兼顧交通需求。
A2:
嘉義車站: 嘉義車站站區位於市區最繁華的區域內,東臨林森西路及中山路、西臨博愛路、南緣嘉雄陸橋、北接北興陸橋。嘉義市區發展由於鐵道阻隔,站區東側發展以商業活動為主、站區西側則以居住型態為主的明顯差異。 基地內現況主要為臺鐵及阿里山森林鐵路負責交通運輸功能,並有車輛基地負責臺鐵中部地區電聯車維修保養工作,另外基地西北側之閒置倉庫轉為鐵道藝術村及亞太固網機房使用。
嘉北車站: 嘉北車站為嘉義北邊既有之簡易站,位處荖藤里與中庄里之交界處,站區用地位於忠孝路以西巷道內,東側緊鄰嘉義基督教醫院倪傑大樓、公園用地( 現作為停車場使用) 及住宅區。西側主要為農田及零星廠房。現有車站主要滿足通勤與院區就醫需求。
永久軌部分,交通部鐵道局刻正辦理相關用地取得程序中。
A3:早期縱貫線鐵路為串連城際間之主要運輸動脈,各都會區內之車站站區,更發展為社經中心,嘉義市區即為典型實例,隨著都市發展、產業環境變遷,嘉義市都市發展日趨擴大,鐵路反成為沿線兩側整體發展阻礙,市區明顯被鐵路切割,兩區都市發展亦因鐵路阻隔日漸失衡。為改善此影響及平交道產生之交通安全問題,地方政府及民眾皆積極爭取將此段鐵路立體化。本計畫自行政院95年核定可行性研究起,95年至101年期間陸續完成綜合規劃、環評、土地開發與財務規劃等各項必要的前置作業,106年9月獲行政院核定綜合規劃並納入前瞻基礎建設。
A4:
計畫範圍:北起牛稠溪北側臺鐵縱貫線里程K291+737處,向南經嘉北站(K294+070)、嘉義站(K296+494)及北回歸線站(K300+495)後銜接至嘉義(水上)車輛基地。
工程內容:工程路線全長約10.9公里,高架段約7.9公里、高架車站2處(嘉北及嘉義站)、平面車站1處(北回歸線站)、新建車輛基地(水上)。
A5: 新建高架鐵路橋(高架段長度約7.9公里)、新建高架車站二處(嘉北站、嘉義新站) 、新建地面車站一處(北回站)、新建水上(嘉義)車輛基地。
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工程範圍示意圖-1
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工程範圍示意圖-2
A6:
貫通鐵路沿線交道路隔閡、消除割裂市區的平交道,縫合東、西區都市紋理,貫穿連結前、後站地區道路交通。
活化利用嘉義車站區及鐵路沿線多處閒置土地,大幅改善鐵路沿線與車站區面貌。
A7:106年9月6日本計畫綜合規劃報告奉行政院核准後,工程預計114年底通車,115年橋下空間縫合完工。
A10:阿里山森林鐵路暫以維持現狀為原則,以利爭取世界文化遺產,並俟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將車廂動力更新完畢後再研議是否降為B型路權以下。